做律师,1993年她年薪十万。而加入亚商,初创的公司资产仅为十万。
如此有魄力,所以说成功,从来不是偶然。
她说自己是有一点男人的率性,认准的事就去做,不会患得患失。既然性别不能带来优势,那她可以选择坚持。
作为亚商资本的创始合伙人,代表机构投资时,她定位清晰,无比理性。有时她很细致,对于新颖的行业,她可以花几个月的时间带领团队考察整个业内,最终做出选择。有时她当断则断,善于把握时机,福建圣农便是亚商资本快速决策机制的经典案例。
她还是Business Angel,可以只因为喜欢,因为“有意义”而去做天使投资,即使回报并不可观。
她忠告青年人,不要刻意设计自己的未来。你可以有计划、有目标,但成功不是自己能设计好的。未来都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做出来的。
正赶上资本市场的时间点
问:亚商自创始至今20多年,始终是围绕中国资本市场而经营的先行者,您个人和亚商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有怎样的认识?什么样的人才能在中国资本市场生存和发展?
张琼:亚商从最初成立作为亚洲研究所到亚洲商务咨询公司,从做股评到管理咨询、投行和投资,亚商每一次成功的转型都是在契合资本市场的每一步变化。1990年代,很多公司的实力并非那么雄厚,公司要上市,每个省都有严格的名额供给,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们开始做国企重组、上市公司购并。从亚商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资本市场刚刚起步,亚商一直致力于为中国资本市场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和价值。
1998年,亚商与《中国证券报》合作举办“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评选和企业发展力高峰论坛。2000年,我们旗下第一支基金与成都高新区合作的成都新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主要从事西部地区的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业务。我们每一步的发展都印证了证券资本市场的发展。从最早全民炒股,到制度引进,到企业兼并,然后到IPO,再到需要股权投资去创造更多的IPO公司,亚商每一步都走在行业的前面。
有意思的是,当时很多人问我这么年轻,怎么会有机会做这些事情?在国外,从事这个行业的一般都是男性,很难相信会有年轻的女性介入到资本市场。可能是因为我的时运比较好,赶上了资本市场每一次变化和进步的时间点。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行业发展的时机刚好被你赶上了,又如果你每一步都走得准确一点,就可能比较容易达成目标。
专注细分行业“隐形冠军”
问:亚商成立之初只有几个员工,据资料显示当时资产仅10万元人民币,而现在亚商管理规模已是30多亿元?
张琼:我们现在管理着33亿,今年年底可能会达到50多亿。
问:可以说,亚商的发展速度还是蛮快的,您认为今后是否还会有像过去这二十年一样超速发展的机会?
张琼:亚商的发展速度还好,很稳。其实这十年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得都很快,特别是上市之后的企业,资产膨胀更快。亚商的性质可能不太一样,大部分企业是谋求上市,上市后经过资产定价,最终通过市值来体现这个公司的实力。而亚商资本作为一个专业的基金管理平台,从长远来看,更重要的是管理更多、更大规模的资金,然后投给更多优质企业,以创造出更多高速成长的企业。这才是我们的使命。也就是说要挖掘那些埋在泥土里的“金子”企业,让他们更加闪亮。我们并非一定要做到多大的规模,但有一点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那就是大家能够一起走得更长远。
很多人开玩笑时说,过去跟亚商同样从事咨询的企业,很多都已不存在了。而亚商还在一步一步往前发展,从发展速度来讲,也许不是最快的,但我们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每一步都是看清楚了再迈出去。下一个20年,我们仍希望能够一步一步踏实地往前走,追求稳健更符合亚商的特点。
问:亚商要挖掘那些埋在泥土里的“金子”企业,我们想知道您“挖金子”的秘诀是什么?
张琼:其实没有什么秘诀。从投资角度来看,首先要定位清晰,亚商资本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要投资细分行业里的隐形冠军。比如在投资某个公司前,它可能还是小公司,但我们已看到它有细分领域领头羊的潜质,所以投资它,让其更快成长。其实我们并非最初就找到了这样的思路,这是在10年过程中慢慢摸索的,这个过程无法逾越,因为谁也不能说定自己10年后会变成什么样。今天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谁也不会说当初就看到自己未来能做成什么样,都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
关注引导未来的消费方式
问:总结亚商做投资的这十余年,主要倾向于投资哪些领域,或者说,具备哪些潜质的公司能够赢得亚商青睐?
张琼:从大的方面来看,我们的关注度主要在细分领域,不会只局限在某一个行业。但我们有这样一个概念,就是围绕整个中国消费发展而产生出的新机会,比如新能源、新汽车、新服务、移动互联网,去关注或投资这些企业,因为他们代表并引导了未来新的消费方式。中国是一个消费大国,如果某个企业能够引导新的消费方式,那它可能就会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军企业。
问:亚商过去主要是投那些中后期的企业,这方面现在有没有什么变化?
张琼:我们之前都是用股权投资的方式去投已经成长、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现在也投创业早期的公司,我们在去年成立了创业加速器,就是关注早期的基金。并且亚商早在十几年前就涉足企业并购了,在中国我们认为自己在购并方面还是很有经验,所以做并购基金也是亚商未来几年内的计划,从这一点来看,亚商投资的定位就不一定是在早期或后期,因为每个时期都可能蕴含机会。
问:听说亚商在今年会有比较大的动作,能否现在透露一些?
张琼:我们今年计划募集25亿,之前亚商都是采取比较稳健的策略,但现在我们已经进行了很多准备、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亚商旗下的Growth Fund亚商创投计划募集15亿-18亿。而旗下投资早期的“创业加速器”计划募集8-10个亿,“创业加速器”是采取子基金的运作模式,我们会至少在杭州、广州、上海、北京四地各设立一个“创业加速器”,现在都已进入到操作阶段。广州创业加速器已经成立并开始运作,杭州创业加速器已经拿到政府引导基金,上海创业加速器也已进入申请审核,北京政府的领导对于北京创业加速器的理念也非常支持。创业加速器已在全国工商总局注册,这具有特别意义,可以使创业加速器本身变成一个全国的平台。
问:Growth Fund亚商创投已经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张琼:基本和LP都已经沟通好,也确认了大部分的意向。
不看重“表面的光鲜”
问:现在中国本土PE很多,而且很多国外有名的投资公司也进入了中国。您认为亚商最能与这些PE抗衡的优势在哪里?
张琼:从规模上来说,我们肯定不能跟国外大PE相提并论。我们的策略是不去抢最大的,而是去找一些中型的、细分行业的企业。现在很多PE在价格上拼得很凶,我们不可能去抢一个很高的价格,重要的还是要与企业谈得比较契合,能够彼此接受,让企业认可我们的平台。对企业来说,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在于我们能为他们提供哪些增值服务。每个公司都有各自不同的问题,比如财务、政府关系、公司治理结构等等,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很多资源。我们愿意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企业一起解决这些问题,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助他们避免一些错误,同时在产业链上下游提供真正有价值的资源。我认为,只要肯花心思,还是能在中型企业里找到一些会发光的“金子”,并不都去看那些浮于水面的东西。
问:这也是亚商的投资风格吗?
张琼:是的,亚商很少投一些表面风光的项目——所有基金都愿意投一些表面风光的项目,所以如果有这样的契机,我们当然也会投,但亚商的特色还是更愿意投资那些细分领域内的,表面看上去不是那么光鲜的企业。我们对它会有相应要求,而且它也真正需要资金和资源帮助,能够踏踏实实地去做事。经过五年、十年之后,我们可能会看到一批亚商投资过的企业,这些也许是其他投资机构没有看到的企业,但他们都有所成长。即使今后亚商的规模扩大,但我们仍会延续这样的投资风格。
用资源整合为企业增值
问:您刚才提到亚商是用投资带动增值服务,这些增值服务都包括哪些具体措施?
张琼:其实现在每个基金都说Value Add,但并不是每个基金都能做到真正的Value Add。亚商的价值就在于,浸淫资本市场二十余年,为很多上市企业和大型企业做过咨询、并购业务,对于中国经济、中国企业、行业发展和中国商业文化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和认识,积累了近千家上市公司客户和政府的良好关系,与地方政府、国内优秀的券商、律师、会计师、财务顾问等持续性保持良好合作和联系。比如,我们会在某一个领域里投资一批刚刚起步的公司,他们自身生存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彼此之间又可能属于对方的上下环节,有很好的关系,我们就会帮助他们将资源整合,或介绍他们进行一些合作。
张琼
亚商资本创始合伙人兼总裁,亚商集团总裁,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EMBA, 7天连锁酒店创始人之一。在消费品和现代农业领域具有丰富经验。
曾策划、主持和参与了中远-众城,上房-嘉丰,统一参股完达山乳业等数十起企业改制、战略性重组和购并、跨国购并以及购并后整合、企业战略规划与管理变革、海外融资与跨国购并等大型项目。主导了包括中航三鑫、福建圣农等多家高成长优质企业的股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