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基金火爆海外PE面临本土挑战 高管变动将普遍

  2011-03-06 23:30:48   作者: 郭艺珺   来源: 本报记者

 
    今年2月以来,我国VC/PE行业高层人事变动频繁。 217,凯鹏华盈(KPCB)中国基金的创始合伙人钟晓林通过微博宣布即将离开老东家,并考虑创立新基金。次日,合伙人李立伟也宣布离职并加入青云创投。 22日,有消息称厚朴投资管理公司创始合伙人王忠信也将离职,并计划成立20亿美元的新基金。24日又有消息传集富亚洲将有三位成员离职,分别为董事总经理朱建寰、董事总经理周政宁、董事乐文勇。而此前,美国德太集团(TPG)中国区联席主席马雪征已经辞职,也将独立创建一家本土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金。
    人员流动,在私募股权投资业内已成常态。风险投资业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产业,而变动与新产业如同一对双生儿。对于近期如此多的外资PE合伙人跳槽,业界人士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民币基金的火爆,很多外资基金高层单飞自立门户。
    VC/PE大腕跳槽忙
    KPCB是目前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曾投资于谷歌、亚马逊等知名公司,与美国的合伙基金共同管理资金总额超过35亿美元。20074月,KPCB携手华盈基金(TDF Capital)设立了凯鹏华盈,管理资金总额超过5亿美元,关注的领域包括TMT、绿色科技、生命科技和新兴消费品等。当时的凯鹏华盈由著名投资人周志雄、华盈基金合伙人汝林琪、徐传陞和钟晓林共同领军。
    然而,这家投资巨头在中国的本土化多少有点水土不服。据记者了解,刚成立不久,5位创始人就有3位选择了离职,其中周志雄出来创立凯旋创投。此次创始合伙人钟晓林离职后,也将会创立新基金。
    今年217日,钟晓林在微博上说,在元宵佳节之际想与各位分享我个人的重大决定离开凯鹏华盈(KPCB)中国基金……我将继续担任我所负责投资公司的董事并帮助几家公司上市;并考虑创立新的基金。
    就在第二天,凯鹏华盈合伙人李立伟也在微博表示自己已经离开凯鹏华盈,正式加入青云创投,更加专注清洁技术方面的投资。
    对于凯鹏华盈两位合伙人同时离职,同行都不愿意发表意见,因为这个圈子不大。
    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数据库产品CVSoruce掌握的数据,在国内活跃的主流投资机构中,2009年与2010年均有超过23名高层投资人(基金合伙人/董事总经理级别)宣布离职,而今年仅前两个月,离职的高层投资人数量已达7人;2009年与2010年,分别有8名和6名中层投资人(董事/总监级别)离职,今年前两个月,离职的中层投资人数量已达3人。以目前的趋势判断,2011年全年的中高层投资人职位变动很可能比前两年更加频繁。
    海外PE面临本土挑战
    似乎每年的一二月份是PE和投行人员变动的高峰期,华尔街亦是如此。但业界人士认为,凯鹏华盈合伙人接连出走可能有公司内部矛盾之外,最近传出的多起业界人事变动背后有其共性,即弃外资基金投人民币基金。
    “很多外资基金的决策流程较复杂,需要跟海外的合伙人沟通,而很多老外对中国并不是很了解,往往介绍一个项目之前,需要介绍很多背景资料。汉理资本理事长钱学锋说,中国人民币基金的火爆,使得从外资基金转投到人民币基金是一种大势所趋。据我了解,接下来还会有外资基金合伙人跳槽离职。
    2010年的情况来看,外资基金在国内创业板上市方面并没有优势。有一些企业也不希望拿美元,更愿意拿人民币。更重要的是,在创投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外资基金的决策流程过长,容易错失很多机会。
    近年来,人民币基金在中国迅速崛起。随着国内LP(有限合伙人)群体的扩容,政策环境的完善以及退出渠道的畅通等因素利好,人民币基金募集赶超美元基金之势已基本明朗。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中外创投机构共新募集158只基金,其中146只为人民币基金,占比92.4%;募资总量达到111.69亿美元,其中人民币募资总额共计68.67亿美元,占全年募资总量的61.5%。无论是从数量还是募资规模上,人民币基金都较2009年有了较大的增长。
    “过去的一年创投业可以用爆炸式增长来形容,由于创业板的投资效应,今年创投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业内人员的流动就成为一种必然。最近成立了很多新基金,需要大量的人才,人才又非常有限,所以造成了这波创投人离职潮。清科集团总裁倪正东说。
    根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数据,2010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并购交易活动交易总量约580宗,较2009年增长了66%,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并购交易是由本土私募基金发起,体现出中国私募股权投资产业本土化趋势。
    普华永道中国并购服务合伙人李明表示:几乎所有的大型海外PE都要面临中国本土PE的挑战,虽然不是所有新募集的基金最终都会成功,但PE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和本地化趋势将不可阻止。
    高管变动一两年内将更普遍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对国内VC/PE行业的职位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根据投资人的离职原因,可将过去 6年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2005-2007年,针对中国的VC/PE投资呈现较快增长,境外机构中的华裔投资人选择转入专注于亚洲或中国的美元基金,谋求更大的上升空间;2008-2009年,部分外资机构未能迅速适应国内该行业的发展形势,投资策略、决策流程、薪酬体系等方面的吸引力开始减弱,投资人选择离职后独立募集美元基金,或转投新募美元基金;2010年开始,在创业板升温与全民PE热的推动下,国内大量资金涌入该行业,中资机构逐渐树立竞争优势,投资人选择跳槽至发展势头较好、已拥有人民币基金的外资机构,或凭借出色业绩,独立募集新的人民币基金。
    投中集团预测,随着民间资本大量进入国内VC/PE行业,基金管理团队之间的竞争与整合将日益激烈和频繁,拥有长期稳定业绩证明、得到LP持续青睐的投资机构,其对于中高层投资人的吸引力将不断加强。而拥有较强投资与管理能力的投资人单独募集人民币基金的情况,也势必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渐增多。
    作为具备出色投资业绩的高层投资人,独立募集基金无疑将为其带来更大的自主决策权、更大的投资空间、更丰厚的管理费收入与业绩分红,而部分LP也会给予此类投资人一定关注。投中集团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先后有超过18名高层投资人脱离之前所属的投资基金或投资银行,选择独立组建新团队、募集新的VC/PE基金,超过30名中高层投资人离职后加盟其新基金。
    目前这18名独立募资的投资人中,已有22%4人)完成至少2只基金的募集,39%7人)完成1只基金的募集,11%2人)的基金处于募集过程中,28%5人)的基金尚处于筹建阶段。
    据预测,随着民间资本大量进入国内VC/PE行业,基金管理团队之间的竞争与整合将日益激烈和频繁,拥有长期稳定业绩证明、得到LP持续青睐的投资机构,其对于中高层投资人的吸引力将不断加强。而拥有较强投资与管理能力的投资人单独募集人民币基金的情况,也势必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渐增多。
 
关键词:人民币基金

[错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9 创业社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