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创业板时代本土PE发展机遇 做大做强的路径在哪里

  2010-03-25 01:21:16   作者: 王继高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创业板的开通,中小板的加快发行,刺激了企业家创业和进行资本运作的激情,也刺激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进入大发展的时期,许多2006年后新进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的机构进入收获期。那么,如何把握发展机遇,深圳创新投资董事长、深圳金融顾问协会会长靳海涛20日在第四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上对本土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趋势提出看法,本土PE未来10年规模会不断扩大,行业竞争也会非常激烈,服务会变得非常重要。
  规模庞大的本土PE发展迅猛
  根据清科集团的统计资料,目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总规模约为7400亿元,其中创业投资基金的总规模为1900亿元,其他类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为5500亿元。根据私募排排网的统计资料,本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总规模约为4500亿元。
  2009年末以创业板为标志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靳海涛说,创业板不但为众多规模较小、尚处于成长阶段的高科技企业、创新企业和新兴产业企业提供了新的上市渠道,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指引和支持,也为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提供了重要的落实平台,为私募基金行业提供了丰富的发展机会。
  在深圳达晨创投董事长刘昼看来,中国的私募基金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竞争激烈。有些地产、煤炭行业的业主也想进入这个行业,尤其是在创业板推出后的财富效应下,PE行业短期内可能进入泡沫阶段,洗牌后会逐步向口碑和业绩好的集中;本土的私募股权可以同步,美元基金做人民币基金,人民币基金做美元基金,出现中外兼容趋势。
  做大做强的路径在哪里
  众多优秀的中国企业为私募基金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遇。根据纽约泛欧交易所统计,中国企业融资数量和总额都出现激增,2009年共有187家中国公司通过全球市场IPO募集资金约505亿美元,IPO数量占全世界29.1%,募集基金规模占全世界的41.7%
  靳海涛称,私募基金数量多了后,从初创期到成长期再到成长的后期都有基金去投,PreIPO(上市前私募股权投资)的机会就会减少,只寻找PreIPO机会或只做后期项目就会很难。他认为,如果一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将来要做大做强,应该是以股权投资为主战场,同时还有一系列配套的基金,这样既可以促进自身发展,也可以使被投企业获得更多服务,能够做大做强。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资金逐渐涌向少数的优秀私募基金,对行业规律掌握透彻的基金必将得到长足发展。未来几年,百亿规模私募必将出现。深圳天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康晓阳信心满怀。
  投资同质化待解
  现在中国的投资应该说同质化比较严重,深圳市中科宏易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平道出了PE发展中的一个隐忧。他说,大家都追求PreIPO项目的投资,追求后期的投资,这时候我们看到进入的成本越来越高,有的15倍甚至20倍的市盈率,现在中国的二级市场应该说存在着一定的泡沫或者一定的估值过高,导致一级市场PreIPO投资的成本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样同质化的趋势必然导致你的回报越来越平均化。
  北京软银赛富合伙人苏君祥也指出,很多海外基金会进入中国,所谓本土和海外越来越模糊,海外基金在国内和当地政府成立基金,在过去的18个月已是爆炸式的发展。对创投来说,怎么样维持可持续性增长,维持较长远的高回报,是很大的挑战。
  苏君祥认为,风投之间不应该是争项目,而要以合作为主,增强资金的互相联系。
  王平则建议,作为成熟管理机构可以朝三个方向不断推进,包括早期化投资、行业型投资和并购型投资。
  政策引导的方向何在
  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让机制引导资金的流向。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程厚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具体包括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发行制度的继续改革和行业政策方面的扶持和落实。此外,还应该培养更加成熟的管理人及合格的LP,政府要引导和鼓励机构投资者成为LP(有限合伙人)GP(普通合伙人)需要加强行业自律,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监管,以保证基金安全运作。
  硅谷天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杨伟强则建议,完善机制帮助民间资本进入PE行业。
  高特佳董事长蔡达建也表示,国内具备成为LP条件的大机构给PE更多关注,保险基金、社保基金和政府引导基金大胆地配置会起到示范作用,民间资本就会跟上。
 
关键词:创业板本土PE

[错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9 创业社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