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即将过去,饱受经济危机摧残的中国PE市场渐渐恢复元气。对于2010年,中国的PE机构将会对市场有怎样的期待与预测。本报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纪源资本合伙人卓福民。
《21世纪》:您怎么预计对于2010年基本的投资基调?
卓福民:如果把2008、2009、2010这三年放在一起看,2008年我给它一个说法叫从疯狂到悲观,2009年从悲观到乐观,2010年从乐观到谨慎。
因为2008年上半年的疯狂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我在2007年11月份就提出了市场疯狂到了讲所谓市梦率的地步。2008年我们看了很多,但我们基金投得很少,非常少。因为我们认为存在泡沫,很大的泡沫。2008年10月份,在上海PE协会的论坛上,本来那个题目叫泡沫初现,还是方兴未艾。那个话题是4个月之前定的,最后我们认为不是泡沫初现,而是泡沫初破。
2009年为什么是从悲观到乐观,上半年PE/VC基本上都不做了,不看了。当然,我们还是很积极,看了很多,我们有相当一部分项目都是那个时候积累的,有些是在下半年。到了下半年,特别是创业板开板以后,造成另外一种局面,大家都乐观了,认为哪有金融危机啊。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本来预期起码3-5年才能恢复,可我们一年不到就出现反弹。是V字形反弹。
我们认为,还是要看得比较清楚,不要过度地乐观。我们今年投了9个项目,相比2008年恰是大幅增加,但不意味着不需要谨慎。
《21世纪》:从经济发展形势看,2010年将会有哪些行业能够更加吸引投资人的目光?
卓福民:对于2010年,大家普遍的看法是比较乐观。但是我估计,最后这个曲线应该是从乐观到谨慎,不会悲观,但是会谨慎。为什么呢?我认为明年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我们的结构调整,应该调到什么时候?调到什么样的深度和广度?这个特别重要。
当人们过于乐观的时候,马上又会转回到悲观,因为市场总是有两种人,一种是是比较理性地看问题,他总会保持一种冷眼旁观的看问题的态度,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一下子会过冷,一下子又会过热,总是跳来跳去。
明年除了刚才讲的结构调整,我们会看几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因为我们做投资不是看短期,而是要看3—5年的大趋势,甚至看10年。所以,如果5—10年中,我们会关注在一些比较主要的领域:一个是伴随着城镇化,相关的产业一定会有机会,特别是消费品,这个也是我们2009年投资的重点,2010年会继续在消费品领域的投资;第二个是清洁能源,还有就是健康产业,Healthcare,医疗、医药,伴随着现在医疗体制改革,乃至于城镇化对医疗水平要求的提高,这部分会有发展机会。
当然,对于TMT行业,我们还是会比较多的关注,特别是通讯。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客观的因素,就是跟电信运营商之间的过分依赖关系能否突破。
《21世纪》: 2010年对于VC/PE这个行业来说,从募资、投资、退出三个角度分析,您有什么样的预测和期望?
卓福民:首先是募资,明年人民币基金募集的速度会加快。不管是本土的还是外资的GP,对人民币基金募集的兴趣不减,而且地方政府,特别是一些国企、上市民营企业,都非常有兴趣,这部分有可能出现“井喷”的趋势。
但是,我认为美元基金明年募资也会形成一个高潮,因为外资基金在今年,特别是PE基金,募集的资金量同2008年相比减少了80%。外资LP原来因为金融危机比较谨慎,现在看下来,觉得至少后面经济不会更差,钱还是要放出来的。放到哪里去呢?从全世界的情况看,PE和VC最看好的新兴国家主要还是中国。所以LP要把钱重新投回来,来弥补原来的不足。所以,2010年外资基金的募集会形成一个高潮。
其次,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虽然人民币基金募集的钱是增加了,但2009年,从整体上讲还是不如外资基金投资的多,但是2010年,有可能会出现转变,人民币基金不仅投资的案例数目,还有整体的投资金额,都会上升。
最后从退出方向来看,我认为境内境外退出都会出现小高潮。无论是境内还是境外,无论是IPO还是并购,都会双双出现小阳春。
从整体趋势来说,明年虎年,整体的投资会是虎头蛇尾,一开始可能会非常热,包括退出,基本上都会比较热,到明年的尾巴反而因为一些结构性的调整,大家会变得比较谨慎,所以,我的判断会是虎头蛇尾。
对于创业板,我们本身是看好的,并认为监管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说老实话,现在的创业板不是市盈率,是市梦率,包括现在第二批企业,IPO后基本上就是100倍市盈率,真的是很疯狂,很难去理解。我觉得持续的疯狂不会太久,因为现在总体上28家加上8家,也就是30多家,规模也比较小,每家募集的资金量也不太大,需要增加市场容量及加强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