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玮,美国康奈尔大学工程学硕士、西北大学凯洛格学院MBA。有超过12年风险投资从业经验。2005年,加入GGV并负责中国地区的投资业务及公司运营管理。在加入GGV之前,任职集富亚洲投资副总裁,领导该公司中国及香港地区半导体、互联网及服务行业科技企业的投资业务,曾投资大连海辉、兆日科技、新进半导体、葵和精密电子、北京博动等公司。
以工作为导向是李宏玮的生活原则,每天除工作之外,几乎再无其它。
“结婚多年,由于这丈夫长年在美国工作,我们一直处于长期两地分居的状态。最大好处是自由安排时间,出差时不必打电话报告行程,没有平衡家庭和事业的烦恼。工作对于我来说并非工作,而是一种爱好,更是生活的全部。‘劳逸结合’这个常理根本不适用于我,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在身边随时候命。”李宏玮打趣地说。
不过,假期中的她则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旅游是李宏玮夫妇的共同爱好,每年两次外出旅游雷打不动。假期里,李宏玮总是全身心地与家人共享时光,其他人根本找不到她,手机关机,电脑也独自躺在冷清的办公室里。
“重质不重量是我工作的原则,即使与家人外出旅游亦是如此。虽然短短几天的时间,但百分百投入其中,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远胜过经常‘腻’在一起,哈、哈、哈……。”
追求完美 2009年加快投资
李宏玮雷厉风行,却又追求完美。
这位曾经的战斗机工程师坦言,由于做战斗机研究设计牵扯到很多细节,比如机动性、速度、空中战斗力等,不能有丝毫懈怠和粗心,养成了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做风险投资亦是如此,很小的细节往往决定成功与否,多年来之所以能够游刃有余地做着风险投资,得益于那段战斗机研发的日子。”
李宏玮追求完美投资,她希望在投资之初就能把所有的‘地雷’逐一排除,但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为了保证投资质量,经常与其他合伙人共同探讨案子。在每周一、二召开全球合伙人视频会议的同时,与中国区其他三位管理合伙人一起吃午餐。互换信息、交流投资心得,以及一起分析、商榷投资案等。
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利就有弊。在提高投资成功率的同时,每年只新投资4-5个案子,投资速度明显很慢。
“2009年,GGV会加快投资速度,加大投资数量和金额。虽然很多VC/PE预测今年是最为严峻的一年,必须谨慎投资,但我不喜欢预测未来。因为如果能够准确预测的话,不如去抄股,低买高卖很容易赚钱。”李宏玮表示:“GGV成立8年以来,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幻,每年都有4-5个投资案,其中投资回报最高的就是在2001年互联网行业泡沫破灭后投资的案子,但当时任谁也无法预测到这样的结果。从中总结的经验是:不要猜测或预测未来,做风险投资最保险的策略是长线为主,稳定投资。”
至于2009年加快投资速度的原因,源于难得一遇的良机。首先,企业估价水平合理化;其次,基金募资越来越难,不少基金唱“空城计”,但GGV手中还有4亿美元,有足够的钱进行投资;最后,粥少僧多,越来越多的企业亟待融资,其心态已经平和,可以接受较低的价格。
“我个人将重点关注互联网媒体和商务服务两大领域,‘要害’是虽然互联网媒体细分领域很多,如网游、网上交易、社区网站等,较难看准真正的‘千里马’,但这一领域的共同特征是创业者具有相对更强的创新能力,几年内就有新模式或新概念问世,且成本较,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行业“老大”;商务服务则是中国从制造型国家向服务型国家转型的必经之路,其中有很多投资机会,比如已投资的软件外包、人事外包类企业,我最关注那些商业模式新的案子。”
创业家评介三标准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景:在与别人争论某个问题时,尽管自己的观点很正确,但就是无法说服对方,有时还会被对方“驳”得哑口无言。
“说服也要讲求艺术性,仅是观点正确还不够,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要害,同时灵活掌握微妙的交流技术才能达到说服目的。”李宏玮说,说服创业者按投资人设定的目标和方法去做,但创业者并不认同,这时就需要找出他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顾虑是什么,以及他坚持自己的目标不切实际的原因是什么,再针对具体问题一一破解。
李宏玮评介创业家有一套标准。首先,能够把企业定位、发展方向及战略很清楚的传达给员工;其次,拥有很强的团队建设能力和号召力,能够留住不同的人才;再次,能够快速建立公司流程和制度;最后,在企业成长壮大过程中,能够听取外来意见。
“最后一点是投资与否的重要考量因素。很多企业创立之初,创业者能够谦虚地听取建议,但当企业发展到一规模后,很容易变得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即使微软、Google这类世界级企业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仍然需要谦虚地听取外来意见,在投资人善意说服创业者的过程中,创业者能否听进去并及时自我反省很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