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鹰电子总经理秦国顺:制造“天空的眼睛”

  2009-06-15 17:27:24      来源: 创业邦

  主持人:2008年的汶川,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就在举全民之力抗震救灾的同时,谁也没想到,此时还有比余震更加可怕的险情隐藏在汶川大地上。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一队深入汶川腹地的勘察人员,意外的发现了这个险情,那就是堰塞湖!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堰塞湖是很危险,可您知道这险情是怎么被发现的吗?又是谁首先发现的呢?此人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秦国顺。堰塞湖的险情,正是他利用手中的这架无人飞行器“千里眼”发现的。

  5月15日这一天,秦国顺带着“千里眼”,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后,进入了汶川地震灾区的腹地。

  秦国顺:进入北川县城以后的话呢,马上就找一个空地,当飞机飞上去以后的话呢,发现了,看见以后,觉得这里这个河船这样堵了,不断的要渗透下来了,如果水一多了就会有压力,太危险了!

  韦文功:一个大坝把湖口覆盖了,我们就感觉到将来这个湖可能影响到整个汶川一带的这种抗震救灾。

  秦国顺:堰塞的地区都是闽江流域,如果到了雨季的话呢,我相信任何一场大雨可能就会形成泥石流和溃堤。

  韦文功:我们也提醒建议国家减灾中心,要高度重视这个湖将来的影响。

  主持人:其实秦国顺自己也没想到,他的飞行器能在5.12抗震减灾中发挥这么大作用,看来自己三年的苦心钻研,真是没白折腾。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这次实战演练,让他觉得这无人飞行器的市场前途光明无限。其实要说起对飞机的迷恋,那还是秦国顺从小就有的一个心结。

  出生于桂林的秦国顺,从小就很喜欢飞机,在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的时候,他折的纸飞机总能飞得最高。

  秦国顺:当时只是说谁的飞机最后一个落地,谁就是最牛的人,你就把它的整个飞机就赢过来了。

  秦国顺:我在玩的时候看见一架飞机,远远的,过来的时候,就看见飞机就会很兴奋,都在找啊,在哪里啊,从发现那一刹那起,就一直盯着那架飞机从云层里消失,就觉得一种既快乐又失落的感觉,梦想是有一天自己去驾驭这架飞机,也飞上蓝天那种感觉。

  主持人:秦国顺要飞上蓝天的梦想至今也没实现,大学毕业后,学自动化的他从事了安防设备的生意,一直也没跟翱翔蓝天挂上边。但是出于个人爱好,他从1996年就开始在业余时间研究数字遥感技术。2005年的一天,朋友在茶馆的一席话,又引起了他对儿时梦想的渴望。

  秦国顺:他说我最近在桂林的话呢,在一个地方看见人在玩飞机,飞机上面有摄像的一个设备,拍下来效果挺好的,挺好玩的。

  秦国顺有多年经营安防设备的经验,听朋友这么一说,顿时就来了兴趣。

  秦国顺:我知道监控设备通常是在地面,有个固定地点做监控,安一个摄象头或者监控器,但如果能把监控的设备放在飞机上面,用飞机作为一个载体,作为一个地面上的监控和一个采集数据,这个是很伟大的事情。在这个时候我就想,天之上有一个观测的眼睛,成为一个天眼,一个千里眼。

  主持人:说起千里眼,让我想起了《西游记》里的千里眼,在天上就能看清楚地上发生了什么事。秦国顺当时也这么想,要是把摄像头绑在飞行器上,能遥控,能定位,不就相当于“千里眼”了吗?于是,2005年,他专门成立了一个新公司,从事无人飞行器的研发和推广。联想儿时的爱好,秦国顺起初只是觉得好玩,没想到玩着玩着竟发现了一个充满诱惑的商机!

  由于之前有着10多年研究数字遥感技术的经验,秦国顺的无人飞行器项目最初进展很顺利。他时常到郊区试飞,看着飞机飞上天,似乎又回到了童年那个玩纸飞机的年代。直到有一天,一件事情改变了他“玩”的心态。

  秦国顺:就是朋友说一个港商想去我们附近一个区里面去,搞些农业开发,搞些旅游项目,旁边有江,有山有水,说挺好的,但是跟县里面的领导说,他说我包这几个山头占地多少亩啊,一亩多少钱啊,县里面领导答不出来,要到县里面规划土地局去问实际数据,也说不上来。

  眼看着几千万的投资就要黄了,此时秦国顺说,自己有航拍的技术,也许可以帮上忙。

  秦国顺:他说航拍是不是热气球上面拍,我说气球怎么行呢,我说气球稍微一来点风,一刮不知道刮到哪里去了,这可能不行,反正我告诉你怎么拍都行了,反正到时候你能拿去用,但是你要给点车马费的,我就跟他开玩笑,我也想通过这次作为一个好象验证这个飞机究竟在这个方面,能不能作为一个实战的演练。

  之前秦国顺一直觉得利用无人飞行器航拍很好玩,从没想过这东西有一天还能挣钱,于是更加来劲了。不到一个星期,一张地图就拼出来了。

  秦国顺:我说你要的东西给你弄好了,他说是不是啊,别蒙我,我说是啊,你过来看吧,拿给他看以后,挺好啊,那多少钱啊,我说你看你可不可以用啊,按原先说好的,我旁边有一个小伙子挺逗的,爱开玩笑,你不都说了五万的,说我多给你一万,辛苦的。

  主持人:看着对方真要给钱,秦国顺这才彻底相信手中的飞机或许真的很有市场前景,出于感激,他最后只收了一万块钱。这次实战,虽然让秦国顺更加有信心,但也发现了一些技术上的不足,而要正儿八经地深入研究这种能定位航拍的无人飞行器,没有一个强大的科研团队和高精尖的技术设备,绝对免谈!

  在桂林这座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名城中,有一所学校引起了秦国顺的注意,这就是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秦国顺:我当时是想只要有航字头的,肯定跟航空航天是连在一起的,而且很多这种比较尖端的技术啊,和一些数据啊。

  这所建于1979年的学校,原属于国家航天部,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文理结合的专科学校。这学校里就有秦国顺所急需的东西。

  秦国顺:当时我就想了,用他们那边的一些科研专家和教授,结合我们现有的技术,能不能再挖掘出来,技术更稳定,然后就是更完善。

  主持人:就本着这个想法,秦国顺跑到学校去挖人,看有没有教授愿意跟他合作,在业余时间共同研发无人飞行器的项目,然后偷偷的聘请他。然而让秦国顺没想到的是,他抱着挖人的想法去的,没想到却收获了学校相关专业的全部科研力量和研究设备!这小子,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主持人:话说秦国顺想研发无人飞行器,跑到当地的大专院校挖人,没想到对方一听,倍儿感兴趣,直接把他带到了校长办公室,校长一听,也来劲了,觉得这东西实在太好了!秦国顺当时手里只有几架无人飞行器的实验品,对人家一个专科院校能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吗?

  秦国顺:因为我拿了一些在我们冰冻时还有一些照片给他看,我们怎么拍的,而且运用这个行业怎么管,今后的潜力有多大,给校长看了,他觉得这个非常好,这个可以去升华。

  秦国顺说的照片,就是在2008年年初,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这些画面。去年,一场百年一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席卷了我国南方的大部分省市,广西桂林也未能幸免。由于冻雨造成道路瘫痪,电线倒塌,很多地方都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韦文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援,就有可能出现冻着人饿着人这种现象,我感觉我的责任重大。没有其它办法的情况下,我就想到原来在发改委工作的时候,我们桂林高新技术开发区有一家企业生产无人飞行器,他们可以航拍,可以摄像,所以我就打电话给他们。

  韦文功:他们也感觉很突然,怎么叫我去拍雨水冰冻灾害,我说你过来就行了,反正我需要。

  秦国顺:几个朋友然后开着车,拉上飞机设备,抱着一种去既能帮人,自己好象又能感受一下冰有多么严重,也是一种好奇,我们就去那里了,但是越往灾区走的话,越往灾区里面走,心情就特别沉重,很难过,旁边那些很小的树都夭折了,大片的竹林全部摧到地面上去,电线杆几乎全部都倒地了,没有竖在田里面的,都是拦腰遮断的,很惨状。

  韦文功:他们来了以后,用不到半天的时间,就把交通中断,通信中断的五个乡镇,山区的乡镇的受灾情况,灾情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航拍。

  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航拍,对于秦国顺来说还是第一次,然而没想到拍摄的结果却让大家都出乎意料。

  韦文功:这个航拍出来了以后,我们感觉到灾情情况比我们原来预想的要严重的多,就因为这样,就递增了干预雨水冰冻灾害这个预案。最后是我们桂林市不断提到一级,而且宣布了全市进入了抗灾救灾紧急状态。应该说这种无人飞行器在我们国家抗灾救灾当中,首次应用,而且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秦国顺:那感觉信心更足了,应用部门会更多更多的,而且通过这次实战,看到它真正发挥这么大的作用,觉得做这个事是很光荣的。

  主持人:不仅秦国顺觉得光荣,当他拿着航拍的照片和资料出现在桂林航专的校长办公室时,那些教授们也觉得这事干得漂亮,秦国顺不是说过吗,都带“航”字头,怎么着也算一个大圈子里的,早就听说桂林遭受雨雪冰冻灾害时,有个本地人拿着自己研制的飞机立了功,没想到这人如今自己送上门了,那可得好好交流一下!

  郝德温:因为我有航空航天的背景,我们深入的谈了以后,我们要把它作为一项事业做大。你不是说要几个人、整点技术,我也不是说为了我的就业率,我说我们要作为一项事业来做这件事。

  秦国顺:就是那么一刹那撞出了火花,然后大家聚在一起,然后这个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的这个战略构想就构成了。

  郝德温:一拍即合,跟他讲,我们的合作不只限于人才。还有科研力量,我们的软件、硬件,是全力的支持。

  秦国顺:当初只是想到高校去招一些人,没想到把整个学校招到了。那瞬间的变化比淘宝开心多了,那简直就是有点像穷人变富人的感觉。因为作为学校,他有上千万的科研设备,作为老师呢,专家教授,他那里有17个专家教授,都愿意来跟我们在一起,我们挺感动的,对我们的帮助是很大很大的。

  郝德温:再有通过这个项目,我的科学研究,对自然、对社会的探索更深入,有的放矢。再一个本身这件事做好就是给社会创造一些价值。

  双方就本着这样互助互利的想法,开始了长期的充分合作,在此期间,发生了5.12汶川大地震,秦国顺将技术更加先进和稳定的“千里眼”带进了灾区。

  郝德温:我们这个飞机,路断了,只要能进去的地方,不用肩扛,手提着就行了,叫掌上飞行器,进去以后,手一抛,整个情况立马传回地面。

  董刚:我们在实时图象过程当中我们开始定点抓拍,全部是经纬度坐标将每个点全部分成小时候说的九宫格,然后每个点定点抓拍。然后把每个点和点的位置确定下来以后,我们就将它拼成一张完整的图象。

  秦国顺:通过拼接的这张北川县城图,成功的运用在我们国家减震中心民政部,作为我们这次地震灾害受损的一个,北川县受损评估的一个依据,也就是我们这张照片,当时在新浪网还有很多大型网站作为一个公布,还有很多媒体都采用我们的数据。

  主持人:原来这些我们曾经再熟悉不过的画面,都是出自这架无人飞行器!亲自奔赴了灾区,又参与了抗震救灾的工作,对于手中的飞机,秦国顺的心态再次发生了变化。

  主持人:话说秦国顺的这架可以定点航拍的无人飞行器,在经历了冰雪灾害和5.12地震之后,他最初那抱着玩玩的心态,开始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不仅仅是他,甚至连他的女儿也变了!

  以前,每次老师让写作文《我的父亲》,我总是不知道该写什么,因为我不知道父亲是干什么的,只知道他很忙,忙着做生意。直到有一天,妈妈告诉我,那电视上反复出现的北川地震画面,就是我爸爸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我这才知道,原来我的父亲是如此了不起。爸爸,我为你而感到骄傲!

  秦国顺:我心里的变化,觉得感觉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我不仅是为我自己,为小孩,为社会,对整个无人机的项目来说呢,它不仅是我的,它是社会全人类的。

  韦文功:从这个角度来讲,所以国家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也同意在桂林,在原来这种无人飞行器的基础上,作为产业化,作为基地来发展。

  能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研发基地,这对秦国顺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他要将这无人飞行器大量应用在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森林防火,观察野生动物迁徙等广阔的范围内。

  主持人:有这么广阔的应用空间,秦国顺开始谋划将手中的无人飞行器产业化经营。那么首先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需要生产线,需要资金。此时,秦国顺和他的飞机已经名声远扬了,一些风投公司主动上门。秦国顺美得不行,真是想要什么,什么就来了,可是一接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秦国顺:他说你准备这个项目怎么实施花多少钱,我说大概五千万,那好啊,我再放四千万在上面,你就占25%,我这个项目你就可以不管,到时候赚钱来分钱就行了,他关心是怎么赚钱,关心通过他的资本运作积累一笔资金,然后你分你的钱,你不用管这个事。

  看来,依靠风投公司的资金是没戏了。此时,又有朋友找上门来,也说要投资。

  秦国顺:他说老弟,你那个是不是也参与一下,我说你参与可以啊,你怎么参与,你准备投多少钱,我说整个项目规划是五千万,他说这个好办,我就给你两千万,你就做就行了。如果是这么简单可以,但是他进了他的班子,他要管理,他对这个行业是一点不懂,如果你跟他说我是拿一千块钱买一个电阻,肯定要说你小子肯定坑我钱了。

  风投的钱不能用,朋友的钱也不能用,没有钱,生产线建不起来,这无人飞行器如何产业化呢?此时,秦国顺想到了自己经营的一座茶庄。这个茶庄坐落在桂林的榕湖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但是为了筹措资金,秦国顺也只能忍痛割爱,低价将它卖掉了。

  主持人:然而卖掉茶庄,那些钱也仅仅够组建生产线的,技术人员哪里来?就在秦国顺为此发愁的时候,2008年8月,美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全球,他突然灵光一闪,机会来了!

  因为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广东一些生产航模的出口厂家大受影响,有的负债累累,有的濒临倒闭。秦国顺觉得这是个机会,于是找到一家已经倒闭的企业经理,刘润平。

  秦国顺:我说给你个机会去做飞机,他说我没厂,我说我给你厂,我没有设备,我帮你买设备,你就是帮我生产就行了。

  刘润平:当时想重新再开,后来听秦总一说叫我过来这边发展,这边有一定的优势。

  秦国顺:他说我们做模型的,我说模型,其实简单说模型可能是模型,但是模型今后改良以后,能搭载设备呢,那就不是模型了。

  刘润平:哪个省都有航模城,如果做我们现在,无人飞行器,这方面,在这一两年来说,特别是四川地震他们也参加,桂林(永福县)这边水灾都有参加,所以觉得这个项目是非常好的,比较有前景。

  一个有生产航模的经验,一个有定位航拍的技术,两者的结合,无疑让秦国顺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2008年九月的深圳高交会上,一架1.9公斤重,830毫米长,号称千里眼的小飞机成为媒体、商家追捧的“明星”。秦国顺为此次高交会特地准备了足够三天发完的资料,但是没想到仅仅三个小时就被一抢而空。三天时间,单是合作意向就签了8000多万人民币!如此热门的行业,开始有更多人去关注了。

  魏承赟:有如雨后春笋,属于比较热门的项目,或者是一个市场。估计在国内现在也有很多家这样的企业注意到这样的项目,然后就开始在这方面做一些研究和投资,可能也有相应的产品出来。

  为了保持领先性,秦国顺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如今他们不仅仅能航拍到的清晰画面,更可以将画面转变为三维图像。

  董刚:我们最大一个核心优势是,把我们所拍到的图形、图象,看似平面的图形,我们帮它转换成三维立体的模型概念。实时生成我们所想要的虚拟三维空间。所以我们把它界定为无人飞行器与我们地理信息空间的结合。它更直观、更准确、更有效率。

  秦国顺:作为一个项目,如果把它比作一把刀,如果在我这个厨子手上只能是切菜,我想如果把它放在一个将军手上,更能发挥这把宝刀的作用,更能降要除魔。

  主持人:当橡皮与铅笔结合,就产生了带橡皮的铅笔,当USB插口与存储器结合,就产生了U盘,当航模与GPS和拍摄相结合,就产生了可以定位的无人航拍飞机,天空之中又多了一双眼睛。有时候市场就存在与那结合的一瞬间!

[错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9 创业社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