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
问:在发达国家,天使投资已非常普及。它哺育了许多著名公司。而在我国,这一投资形式还是空白。为什么国内天使投资迟迟发育不起来?
答: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投资者偏重于短期行为,一般人都不愿意去做孵小鸡的事儿,而是更愿意赶快把小鸡养大,卖出去把钱捞回来。也就是说,一般人着重在桃子不太熟的时候准备摘那个熟桃子而不愿意去播种、培育树苗。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很重要的是天使投资本身主要应该是民间投资。中国现在有钱人是有,但是有钱人做天使投资的很少。为什么呢?第一他不理解,第二他觉得没有保障,我给你钱,你赚了钱之后怎么办,或者遇上骗子怎么办,这些在法律上都没有规定。所以现在风险投资的绝大部分是由政府和有政府背景的公司出的,真正民间的钱并没有进入。
问:前一轮学生创业潮的衰落,与没有合适的融资渠道有无关系?
答:应该是有关系的。因为学生创业本身,很多就是一些点子。他们并没有一定的条件来试验,使技术达到风险投资支持的地步。当然也不排除个别的学生能做到。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没有天使投资支持,他的点子就长不起来。
另外,我还要特别指出,天使投资的成功率不到10%,那还是被选上的部分。实际上,从被选的项目来说,可能100个项目里只能选它1个。选上之后也只有10%左右成功,也就是说成功率应该是1‰。学生创业被选上的比较少,如果被选上又没有天使投资支持的话,被风险投资看上的就更少。
问:一般而言,总是社会财富实现了相当的积累,出现了一些富余阶层,才会有较多的天使投资。你认为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和财富储备情况是否已具有产生天使投资的条件?
答:这个问题我觉得要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从中国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来看,我们还处在温饱奔小康这样一个阶段。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我们国家这么大,而且实行的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所以中国的收入差距也确实比较大。银行里的居民存款已经超过7万亿元。有人说这7万亿元中20%的人拥有80%的存款,这说明,中国确实出现了一批有钱人。
这批人是有天使投资能力的,但目前政策上、社会环境上还没有出现使他们投入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的动力。
问:你所说的政策主要指哪些方面?
答:比如个人所得税能不能给点优惠,因为他要很长时期才能看到有没有结果。从法律保障上,如果碰到诈骗,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如何保障?《合同法》的18个附则上都没有解决这类问题的细则。不过,自然人和自然人之间的问题,我觉得不会太复杂,而且金额也很小,可以先做起来,慢慢摸索经验。另外,我们现在还没有物权法,从对私有财产的保障上来看物权法是非常重要的。在私有财产没有保障的情况下,他也不敢随便拿来投资。现在正在抓紧做这件事。
问: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年轻人自己创业的比例增多。可不可以说,在目前,我们特别需要推广天使投资?
答:千万不要把天使投资和解决就业问题联系起来,因为能得到天使投资的人是非常少的。一些人得到天使投资支持并成功之后,他再去办公司解决大批的就业问题。但并不是说天使投资本身就可以解决就业问题。想想看,即使现在中国有10万个天使投资者,每人拿出100万元投100个人,可能这1万元钱半年就花完了。而且90%的人是失败的,你能解决多少?所以我觉得不要夸大它在就业上的作用,而应该强调它在创新方面的作用。
问:民营企业家刘瑞旗拿出60万元搞了这次活动,他不要回报,也不参与管理。如果出资者都像刘瑞旗一样不要回报,天使投资能否持续发展?
答:风险投资不是公益性的,要回报是当然的。但天使投资的回报更多地是建立在投资人和接受投资者的相互信任上的。我把钱交给你,赔了我也认了。但是如果成功了,你得分给我一份。我觉得千万不要把天使投资当做公益事业来提倡,如果这样搞的话,天使投资、风险投资都发展不起来。
问:你能对愿意从事天使投资的人们和渴望得到天使投资的人们说几句话吗?
答:渴望得到天使投资的人,不应该去空想,要真正去创新,然后通过各种试验和计算来完善自己的想法。实事求是地评价你自己的结果,所以我觉得对于创业者来说,关键在于一个“实”字。
对于投资者来说,我觉得必须看到天使投资的风险是很大的。它需要长时期才能得到回报,因而具有很大的冒险性。所以在投资的时候应该先算败再算胜,要做好全军覆没的准备,你才有可能胜。关键在于一个“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