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深化研发”战略

  2009-01-22 19:27:10      来源: 《发明与创新》

  今天的研发机构,包括微软公司在内的巨无霸大亨们,如今都在“节衣缩食”压缩经费,这已被诸多研发部门公认为是一种殊途同归的大趋势。“深化研发”已成为研发领域大规模投资的重中之重。尽管如此,微软公司却一如既往—— 

 
  坚持泾渭分明的投资原则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一个研发机构和一个家庭的财务管理上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无论哪位当家人,都得承认这一点。每决策任何一件需要支出费用的事情,都要深思熟虑、斟酌行事。如现在信息产业界推出的一个个录制音像的重大技术攻关行动,都是举足轻重、能立竽见影收到效益的大手笔。在原来的产品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发”,由粗放型往高新技术型转变,已成为研发机构事半功倍的捷径。微软的“深化研发”战略可谓独树一帜。 

 
  将梦幻变成现实,是微软的座右铭。如能记录个人日常行为的视频记录机就是从“监视器”演绎或引申过来的新概念。经过微软的“深化研发”,它现在又被赋予了无穷无尽的新使命和新涵义。如果某人在茫茫黑夜里踯躅独行,那么他(或她)随身携带的视频记录机将会把携带者的第一现场场面转换给他的家人,让家人放心。如果某人患早老性痴呆症,那么他的视频记录机就会随时提醒他,让他不要忘记吃药,等等。  


  座落于英国剑桥大学的微软研究所,一位名叫威利阿姆的研究人员几年来一直在潜心研究一种神通广大且被市场看好的机器。他把它命名为“灵感捕捉机”。它的体积如同别在上衣胸前的一枚徽章那样大小,它实际上是一只超微型摄像机。每天,它能自感应拍摄下2000幅画面的照片,而且清晰度极高。这种“灵感捕捉机”,能协助丧失记忆的患者生活。这一实验仍在进行中。  


  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机器暂时还不会立刻投放市场。“它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许多领域都可以推广应用,它将以层出不穷的系列产品形象闪亮登场。为使其更臻完善,看来在近期还不能使产品达到产业化,规模化的程度”,威利阿姆坦言。威利阿姆所从事的课题就是“深化研发”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微软公司“吃别人嚼过的馒头”似乎早已成为传统和惯例。微软的这一着,既节省了大量发明经费,同时又成为企业实施“旧瓶装新酒”战略、开拓新市场的一大捷径,目前已形成研发主流趋势。21世纪是研发战略进入削减成本和低速成长的特殊时代。除了“深化研发”外,微软公司也在大力研发具有新奇理念和新奇效应的产品,而且一直在投入巨额开发资金。用微软人的话来说,这叫“两条腿走路”。 

 
  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与大学和风险企业风雨同舟,携手共进,实现了企业兼并、新产品共同开发的“双羸”战略,这样的范例可以说枚不胜举。处于风口浪尖上的弄潮儿微软公司仍稳坐霸主交椅。微软公司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它每年的研发经费预算高达68亿美元,它用这笔极丰厚的资金,来润泽着遍布全球的研究所中大约700人的优秀人才的“脑黄金”的研发造作。在微软的研发历史上,始终引以为戒的是——  


  不忘施乐公司的前车之鉴 
 


  微软认为,“深化研发”无论怎样深化,都要恪守产品的更加先进性和更加科学适用性这一市场准则。但正如业界耳熟能详的那样,这种战略同时要冒一定的风险,即专利所属权的纠纷问题。

  
  上个世纪60—70年代,许多著名的高新技术企业都不惜血本地往研发领域大把大把地投入巨额资金。那个年代,可谓技术革新气势如虹、研发产品硕果累累。AT&T的贝尔研究所研发出了改变世界的晶体管,激光和手机,这三大产品使整个世界为之脱胎换骨、光彩生辉,贝尔研究所更是誉满全球、路人皆知。哈罗阿尔特研究所的施乐复印机(即硒静电复印机),则是以图象和视窗系统等计算机基础软件为基石创造出功举世公认的、杰出产品。  


  在那个年代的诸多发明创造中,研发力量确实像一只会下“金蛋”的金母鸡那样,呼风唤雨,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使人的直观感觉是,只要有研发机构存在,就能获得巨额利润。许多企业似乎根本没有必要去设置启己的研发机构,一切都可以随波逐流,否则也必将亦步亦趋。举一个人所周知的产品范例,那就是靠基础软件发了横财的是微软,而不是施乐公司,施乐公司虽然首开在电子装置中应用基础软件的先河,可它

却没有发扬光大下去,是微软批准了擦边球的坐标而以后发制人的跨越,圆了后来者居上的黄金美梦。  
  研究开发战略和机构很像一座“象牙宝塔”,也就是说,谁投入的资金最多,谁就能够最终胜出且稳坐塔顶。这就要看谁能在研究人员身上下的本钱最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人人心知肚明。90年代掀起的研发机构和企业小型化的风波,没过多久就自生自灭了。今天看来,只有微软依然处于研究开发的黄金时代,真可谓历久弥坚的执著!“最出色的研究之所以会在微软经久不衰,一个很浅显易懂的原则,就是微软能紧紧抓住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出奇制胜。在微软的研究课题中,都是与市场一脉相承、水乳交融的”,加州大学巴克莱学院技术战略咨询中心的切斯布罗博士一语中的地说。  


  微软公司的决策人物,只要发现了市场潜力的一丁点蛛丝马迹,就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开发它。它的研究人员平均能在2—3年内将研发出的50%的成果实现商品化——这已成为决策阶层的自主意识。“我们的第一目标是,将一个产品的科学原理彻底吃透,并进行鞭辟入里的研究。当然,选料选市场的第一道工序是最为关键的”,剑桥微软研究所所长哈巴特博士说。  


  不久前,微软在美国将一种命名“优秀数字理念”的图片编辑软件投放市场,它也是座落于剑桥的研究所的最新研发成果。“经过2年的潜心研发,终于将编辑软件中的一大关键技术彻底攻克,并很快投放市场应用。这一软件产品的零售价格仅为80美元左右,这与研究人员的呕心沥血付出的代价相比简直是无法望其项背的”,美国某市场调查公司的数字监测部门的分析家克林威博士莞尔一笑地说。微软的最大可贵之处,不仅仅在于它的创新精神,还在于它能时时刻刻充分借鉴自己的或其它公司企业的经验教训,吸取同行们在研发进程中的前车之鉴,以其为戒,少走弯路,尽量不做亏损的买卖。为此,微软的管理机制都努力使研究部门与产品开发部门的关系相濡以沫,彼此兼容,相得益彰。微软内部规定,产品开发部门的负责人,必须每7周一次,到华盛顿州莱多门特市的微软公司最大的研究中心去进修或访问。这一使研发与产品永不脱节的制度一直延续迄今。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微软的内部管理又推出大思路、大手笔,这就是任何一个部门都要无条件地——  


  为提高企业的产品水平做贡献 

 
  研究部门与市场开发部门的有机协调和改善关系,一直是微软公司上下决策人物极其关注的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据研究部门的负责人约瑟夫尔特讲,高度重视研发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和睦发展,是成功的微软与一蹶不振的施乐公司之间最大的理念差别。施乐复印机公司的做法是,将赫赫有名的哈罗阿尔特研究所安置在加里福尼亚州,而将公司总部设在纽约州,仅从地理上的遥远隔阂来看,必然是加深了各方的沟通鸿沟和生疏感。相形之下的微软公司,则认真仔细地研究了市场营销战略,即哪里有视窗用户,就要紧紧把握住消费者主体。每个研发机构都要通盘考虑自己的营销阵地,做到深思熟虑,万无一失。每个研发部门都必须通过视窗产品将各式各样的研究成果推销出去,每个部门都要发挥重要作用。  


  如:三年前身为技术人员的布拉克,曾受任着手开发一种专门用来统一并能系统地管理家庭内现已全部数字化了的电子装置的管理软件。由于熟悉市场并热心与销售人员合作,结果是大为成功。再如;因特网的通信速度为什么会变得迟钝,设法将出错的信息和原因告知用户,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使个人电脑与冰箱之间的缆线实现最佳连接等等,都要使用户一目了然——所有具备这些功能的视窗软件将是视窗产品的下一代版本。预计将把一个密码名称附加在“常用版本”上。  


  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变幻莫测的研发潮流,与时俱进,审时度势,把握自己,仍是微软的研发宗旨。尽管近年来的研发经费有所削减,但微软的研究部门并没感到捉襟见肘抑或举步维艰。最近,微软又在德国的亚琛市新设立了一家研究中心。微软的触角仍在不停地扩伸。商业上的常用语是,一个研究设施或机构的最高成功点,要看它能否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欧洲,如今都把那些老牌的美国企业称为“昏昏沉沉的美国企业”。微软公司的挺进,能否改善美国企业的蒌蘼不振的颓废形象,欧洲人正拭目以待。

  
  尽管“深化研发”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相信走顺了腿的微软公司肯定又会甩开老路另辟蹊径的。令人刮目相看的微软,在新世纪不会让世人失望的。  
 

关键词:微软研发战略

[错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9 创业社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