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有效地保证了社会各个方面的改革,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改革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要求坚定不移地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向前进。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必须看到,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的新形势还不够适应,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决策机制、行政监督等方面的问题还比较严重,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只有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才能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加强研究。时至今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能再凭感觉、靠直观、“拍脑袋”决策了,这就要求把改革置于科学的基础上,实行科学研究先行的方针。既要加强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研究,总体上谋划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方针、战略、策略,又要注意研究微观领域、具体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办法;既要研究我国改革的成功经验,又要研究改革的失误和教训;既要研究我国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又要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特别是行政管理比较成功的国家的经验。要通过综合、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切实解决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系列理论、政策问题。
通盘规划。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好整体性规划。其一,规划应着眼于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眼于政府管理的基本稳定和健康发展。这是一个政权政治上成熟的重要表现。其二,通盘规划并不意味着改革“一步到位”。目前我国仍处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适应社会转型的要求,不可滞后,也不能超前。应该看准一个、成熟一个,改革一个。每项具体改革都要力求到位,不搞“二次手术”,实行“分步推进”的原则。其三,规划要充分体现创新精神。转变政府职能要有新思维,机构改革要探索新模式,推进依法行政要有新举措,政府绩效管理评估要有新突破,健全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要有新抓手,政府管理方式创新要有新进展。
突出重点。一是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二是完善行政管理决策机制。健全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决策的协商和协调机制,完善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制度,加强决策的公示、听证制度,推进行政管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三是加强行政法制建设和经济法制建设。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的行政执法体制,保证各级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四是完善对行政管理权力的监督机制。强化对决策和执行等环节的监督,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制度。五是完善政府机构设置。实现机构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精心部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部署这项工作,要以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巩固发展生动活泼与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为原则。要深入研究和把握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取得的规律性认识,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创新思路,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加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