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管理法宝:培训、激励和督导

  2009-01-21 16:14:09      来源: 新保险

从公司第一批业务员,到某大型外资保险公司营管处经理,曾经是大学老师的吴健,用11年的时间构建着他的人生理想,并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划下了浓重的可圈可点的一笔。

他现在管理着170人的团队,个人所获得奖项当然也包括“百万圆桌”会员那样的荣誉。“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吴健沉思后说。11年前,吴健带着要让抚养自己的父母能尽快过上好日子的美好愿望,离开了武汉医学院教师岗位,独身来到广州。当时,他怀着试试看的想法,投身了他人生的第二份职业――保险代理人,但没有想到,这却是他一生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陌生拜访,提升自信和激情

一个外地人来到广州做保险,吴健所遇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不仅人生地不熟,而且还有语言沟通上的障碍。

没有任何的背景和关系,吴健自然从陌生拜访开始。他认为,相近的学历和文化程度易于彼此的沟通,于是把营销的目标锁定在写字楼的白领和外资企业的员工。尽管如此,开始的时候,陌拜的成功率并不是很高。

吴健坦言,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是他能坚持下来的主要原因。当时他抱着拜访五人中有一人有意投保就算成功的想法,并为制定了每天面见13个客户的高强度工作计划。

天道酬勤。锲而不舍的努力、诚诚恳恳的态度终于令他获得了客户的认同。第一个月,他收获了62张订单,春节后的第三个月,又签了64张保单。尽量都是小额的保单,但却大大提升了吴健的自信心和做保险的激情。就这样,吴健踏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今后的事业越走越顺利了。

为人诚恳,是成功的关健

为人诚恳,做事有持续性,是吴健成功的关健。在陌生拜访中,他接触并联系上了一家企业。因为这个企业地处市郊交通不方便,他只好经常打“摩的”,每次来回的路费就要几十元。半年过去了,尽管交通费花了不少,但保单却仍为零。

此时,他并没有气馁,继续以平常心与企业的老总及员工联系和沟通。慢慢地,他已成了他们中的一份子。半年后,他的诚意和敬业精神终于打动了企业。就这样,这个企业的员工保险拿下来了。吴健认为,做保险,就是以服务为本,没有持续性的人性化服务,就等于把“本”给丢了,生意自然也谈不成了。

培训、督导和激励

在个人业绩快速提升的同时,吴健开始了他的团队建设。现在吴健所管理的团队的业绩排一直名列广州分公司前十位。而他个人的业绩,也一直在广州公司6000多名代理人中名列前40名。

对于如何管理和发展团队,吴健认为关健在于培训、督导和激励。培训。“团队要有自己的系统,以弥补公司培训计划里存在的不足;督促老员工提升产能,吸收新人增大队伍;要时时鼓励员工看到今后的发展前景和方向,并通过分工协作,带给客户完善理财、规划人生的理念。”吴健认为,只要默默耕耘,你所付出的就一定有人知晓,业绩就自然而然地上去了。

热心公益,回馈社会

做保险不单是卖产品,更深层的是为社会服务,帮助有需要的帮助的人群。吴健现在开始思考怎样更好地回馈社会。

今年初,吴健的团队联系了广州市残联,准备给番禺区的一位患有脑瘫的儿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小孩今年已5岁,因为疾病的缘故不能正常行走,只能在地上爬行。小孩的治疗已花费13多万,本来并不富裕的家庭再也无以为继。

在知道此事后,吴健团队决定向小孩伸出了援手,提供医疗费用的救助。资金来源主要是团队的奖金和组员自发捐款,后来2名客户也自发加入援助的队伍。“一个疗程过后,小孩就可以正常行走,但医疗费预算要2万元以上。”吴健还计划通过成立基金,到养老院做义工等活动,将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回赠社会有机的结合。此时,吴健说出了藏在内心多年的一个愿望:“若干年后,与妻子共同出资,在武汉老家建一所幼儿园,请上几名教师,买回书籍,让家乡的孩子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错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9 创业社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