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华尔街不懂中国

  2009-01-21 13:11:34      来源: 新京报

从几年前“作秀式”的营销推广,搜狐开始转型技术先导

  最近一次见到张朝阳,是在五一长假前的一个周五下午。当时Google全球CEO施密特刚刚结束了自己的北京媒体见面会,北京各家主流媒体记者心照不宣地从谷歌大楼来到仅一墙之隔的搜狐大厦,想听听张朝阳是不是又想给谷歌“拼音门”的伤口上撒一把盐。张朝阳那天的气色出奇得好,看上去甚至有点像个刚刚三十的年轻人。比起记者刚刚见过的施密特和李开复,张朝阳的心情明显更好。

  “不安定”的张朝阳

  从1999年搜狐成为综合性门户至今,时间已滑过8年。这8年中,张朝阳执掌的搜狐先后走过纳斯达克上市、率先实现全面盈利等路程。但在新闻、游戏、聊天等特色项目上,搜狐的优势似乎并不突出,各方面业绩都属不温不火。这期间,张朝阳已开始思索尝试从技术领域寻求未来突破。

  在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里,一直都不怎么被看好的湘北队,最后成为日本高中篮球界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并搅动甚至改写了游戏规则。两年来,尽管一直左冲右突但依然被认为逐渐沉寂的搜狐,与湘北队是否相似?中国互联网产业是否也存在类似的“不安定”因素?

  和这部动画片所体现的运动精神一样,中国互联网其实也在鼓励一种竞争和永不服输的精神,人们应去重新认识张朝阳,认识这个中国互联网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因为在这个圈子里,当大多数的所谓“成功者”都开始享受功成名就的时候,只有张朝阳和他的搜狐依然保持着一种创业者的心态。

  ■人物简介

  张朝阳,英文名CharlesZhang,1964年生于陕西西安。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现任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1986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同年考取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

  1993年底,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博士学位,并继续在MIT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5年底,回国任美国ISI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

  1996年,在尼葛洛庞帝等人的风险投资支持下创建爱特信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以风险投资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

  1998年2月25日,爱特信正式推出“搜狐”产品,并更名为搜狐公司。

  1999年3月,在分类搜索的基础上,搜狐发展成为综合性网络门户。

  2000年7月12日,搜狐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2002年10月,历经6年之后搜狐在当年第三财季实现全面盈利,成为国内首个不再“烧钱”的互联网公司。

  出人意料的是,张朝阳丝毫没有借施密特来京的机会再炒一把的意思。就算刁钻的记者把话题朝这个方向上引,张朝阳却总是不上钩,只是讲自己对搜狐,对中国互联网“技术革命”的期待。当然,张朝阳时刻不忘的另外一点是向记者推销搜狐的技术,用一种更时髦的提法,叫做“先进技术主导下的用户体验”。

  觉悟“技术革命”

  “你不用是不可能知道的。”张朝阳说,“我敢保证,搜狐的技术只要你去用,你去玩,就会找到别处体会不到的乐趣。搜狐现在做的很多东西,都更像一种玩具,一种基于互联网最新技术的玩具。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各种方式让用户留在搜狐上,并且让他们的停留时间越来越长。至于怎么去变现,现在有很多种手段,将来会更多,那并不关键,也不会是核心竞争力。上市虽然让中国互联网解决了生存问题,但同时也让我们走了很多弯路。搜狐觉醒得很早,也迫切感受到了压力,我们在3年前开始重新部署公司的技术革命,现在已经有了结果,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未来的方向。”

  两支雪茄的故事

  大半年之前,同一间会议室,同一批记者,张朝阳在同一个座位上解读搜狐的“世界杯财报”。记忆中,这也是到今天为止最后一次在财报相关的说明会上见到张朝阳。走进会议室的时候人还没有到齐,张朝阳已经在自己的座位上,拿着半支点燃的哈瓦那雪茄。

  后来他解释说,自己其实并不怎么抽烟,只有在比较高兴的时候偶尔抽一抽雪茄。而根据他自己的说法,那一天之所以会“高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搜狐一直努力研发的P2P技术,在世界杯期间的视频转播“无比完美地经受住了考验”。与此同时,搜狐在娱乐、体育等政策风险相对比较低的频道内已经开始全面利用自己的技术平台进行转型。在相关的多媒体内容全面上线之后,服务器、带宽等等原本让他担心的地方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你提到的那些所谓‘专门做P2P的公司’,他们需要面对的技术考验和搜狐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张朝阳说,“从几千人到几万人到几百万人,技术层面难度的增加是几何级甚至是超几何级的,这里面的门槛,不可能用钱去衡量。

  所以我一直说腾讯的技术是无比伟大的,说腾讯没什么技术的人完全是可笑的。要为如此巨大基数的用户提供稳定的服务,本身就不是只依靠纸上谈兵就能讲得出来的。“

  随后到场的几位敏锐的记者同行,几天后把这个细节通过互联网无限放大。根据他们了解到的情况,当时张朝阳的心情并不完全是“高兴”,而应该是非常复杂。因为按照张朝阳自己的说法,上一次因为搜狐而点燃雪茄是在互联网的第一次寒冬,搜狐在NASDAQ上跌到1美元左右。那个时候的张朝阳一方面在为已经解决了的生存问题而宽慰,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因为华尔街的“屁股领导脑袋”而愤懑不平。

  门户时代成往事

  2005年9月的一个傍晚,北京东方广场一层星巴克咖啡的露天广场上。因为阿里巴巴西湖论剑的事情张朝阳接受本报独家专访。不过与其说是采访,在开始一段时间之后就演变成了一场不怎么着边际的聊天。

  那个时候搜狐的所谓“矩阵”还没有如此清晰,搜狗上线也才刚刚一年,很多人都还搞不清楚张朝阳究竟为什么要搞这么一个东西出来,绝大多数人甚至更愿意认为这只是一个噱头,就像搜狗这个名字一样。

  坦白说,直到现在回忆起那次采访的情景,我依然认为张朝阳当时并没有如此清晰地把“技术”放到搜狐战略的第一位上来。但在那个时候,张朝阳已经开始意识到无线的黄金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也意识到要想按照新浪的方式去打败新浪“不值得期待”。

  因此,要想改变“被华尔街长期低估”的现实,搜狐必须得想点别的办法。否则,那就真有可能成为“万年老二”。

  张朝阳当时没有想到,或者想到却没有讲出来的情况其实比“万年老二”更加糟糕。因为在那个时候,阿里巴巴刚刚吞下雅虎中国,马云开始以“中国互联网第一人”自居,甚至开始以“天下”作为自己关注的话题。而在深圳,逐渐开始膨胀的腾讯开始觉醒,也开始意识到自己所控制的如此巨大基数的用户群到底有多么巨大的商业价值。从那一年开始,传统的“三大门户”时代,逐渐模糊。

  “不能再听命华尔街”

  “做公司是为了赚钱,但只是为了赚钱去做公司,那肯定不行。”张朝阳称,从2003年开始我觉得不能再听华尔街的话了,再听下去搜狐会完蛋的,花钱买市场,买收入,为了财报选择公司的业务,那不是互联网。那个时候我开始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往回走,走到互联网应该走的路上来。另外,应该怎么往回走?选择什么切入点往回走,这很关键。互联网最核心的是什么?互联网公司最核心的又应该是什么?“我的记录到此打上句号。

  后面的括弧里写着:“搅咖啡,很久不说话”。

[错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9 创业社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