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助企业腾飞——北京中航科创质量技术开发中心副总经理杨跃进

  2009-01-20 12:58:49      来源: 《竞技中关村》

杨跃进,女,1958年出生于北京。1978~1982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4~1987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93年赴美国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1997年创办北京中航科创质量技术开发中心,任常务副总经理,1998年入驻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曾担任北京朝阳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和海淀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她从事的是另一种“医疗”,受众是企业,药方是“管理”;她的成绩斐然,为中国航空第二集团公司创造了42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为鞍山钢铁集团创造了27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而这些只是众多案例中的几例。

这个“企业的医生”就是北京中航科创质量技术开发中心的常务副总经理、首席培训师杨跃进女士。

 企业质量管理医生

在2300多年前,孔子曾向老子请教:企业的“硬件”和“软件”相比,哪个更重要一些呢?老子说“当然是管理胜于厂房了”。

调侃而已,实际情况是,孔子向老子请教,“坚”与“柔”何者为胜?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敢于调侃的原因是,对于企业来讲,厂房、设备是“硬件”,是“至坚”;而管理是“软件”,是“至柔”。二者高度相似。而现今国内的情况是,一些企业,尽管已经不缺乏庞大厂房、先进的设备,但是我们却缺乏“世界500强”。

而缺乏“世界500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管理方法的落伍和管理体系不成熟。现在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就是不良管理环境下的副产品。

和杨女士交流,感受最深的是她对改善国内企业管理的热忱,她不只一次表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希望在企业管理这个领域打开一条缝隙,让国内的企业看到并学习世界先进的管理方法。
    杨女士所说的世界先进的管理方法就是“六西格玛”,何谓“六西格玛”?就是“寻求同时增加顾客满意和企业经济增长的经营战略途径。”杨如此解释。

国内的企业可能不知道“六西格玛”,但是这个管理方法在国际上很流行,举例来讲,它曾经帮助摩托罗拉从破产中走出来,并将其造就成为世界著名品牌。而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总裁杰克•韦尔奇先生的话更是直接点出了这个方法的重要性,他说:“六西格玛是通用电器公司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重要的发展战略。”这个在1999年市值就已经突破3000亿美元,被评为世界上管理最好、最盈利和最值钱的企业,自然有很多的管理心得,而将这些归功于“六西格玛”,可见其魅力。 

当这些国际公司成为众多国内企业学习榜样的时候,“六西格玛”也就随之成为了企业家热切盼望的管理技术。

投身“六西格玛”

杨跃进是国内最早进入这一领域的人之一,而其与“六西格玛”结缘,却颇具偶然性。

杨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期间,专业是航空电器,包括研究生阶段,也是这个专业。本来,做一个航空专业的工程师似乎是一条“正道”,但是日后的工作经历却引导她走上了管理之路。

在研究所工作的时候,因为经常与波音这样的国际企业打交道,杨跃进对于国内外在管理上的差距有着深刻的认识。

她回忆道,有一次,研究所通过外国专家局请来了华盛顿大学的教授做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演讲,作为国内的专家,对于其演讲内容中所涉及的名词竟然不懂,而在国外,这些理念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极具操作性的方法,这次讲座给杨跃进的触动很大,这种触动来自于对巨大差距的感性的认知。

直到今天,杨跃进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仍然感慨不已,“国外十几年前就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到现在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对此还是一知半解,差距太大了!”这种来自于内心深处的痛惜,外人可能难以体会。
    从此以后,杨跃进格外注意外国专家关于这方面的演讲、培训,并自学了这方面的内容。1993年,作为访问学者,杨到华盛顿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交流。在华大的日子是难忘的,在这里,杨把自己看做是一个学生:“我主动找到当时学院的知名教授,找他们学习国内没有涉及的管理理念。”杨跃进回忆道,当时最高兴的是有很多企业家在课上互相交流,得到了很多一手的资料。在华大的交流是繁重的,这种繁重是杨自己找来的,她说道:“如果我不主动去找这些教授,也许我们的交流就只是局限于课上了。”

最开始的时候,杨认为管理算不上是一门科学,华大的交流结束后回国,杨成为了企业管理科学化的积极推动者之一。

推广科学管理

1997年,杨跃进和她的团队共同创办中航科创,创业的时候,很多人发出质疑的声音,大意就是你们做这个不可能盈利的,不可能有市场。“因为以前在研究所工作,做基础的研究,从来是拿国家的钱,现在做企业,却是从企业、从客户手里拿钱,在众多的同事看来这是不太可能的。”杨这样解释当时来自人们的质疑。而当时最大的困难,还远不止于此,企业对“六西格玛”的不认同,是杨跃进和她的团队所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

回忆当年的情景,杨说,那个时候我们就是觉得,工作的价值应该是通过市场来体现的,也没有顾虑太多。而且通过在国外工作、学习,发现国外的咨询机构很多,跟企业联系很密切。于是就说服总公司,拿出了一笔钱,成立了这个公司。但是,尽管有了这笔启动资金,杨还是要面临白手起家,因为市场需要开拓,作为一个长期在基础性研究所从事研究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杨没有过多的谈及当时的困难,她更喜欢谈到这个市场的前景,她表示:现在国内的企业越来越认可我们,这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国内最早接受“六西格玛”大概是2001年,杨为了开拓这个市场付出了很多的辛苦。

从事“六西格玛”咨询的企业很多都具有国外,尤其是美国的背景,但是在中航,除了杨以外,团队的核心人员基本上都是国内培养出来的。这形成了中航科创自己的特点,因为国内的环境毕竟不同于美国,国外利用“六西格玛”最成功的是GE公司,但是国内的企业相比GE,无论是规模还是基础,都有很大的不同。本土化程度的提高,意味着对国情、对企业的更深刻的理解。

为企业制造“跑车”

谈到自己从事的事业的意义,杨跃进举了个例子,企业的硬件环境就像是为企业搭建的一条高速公路,但是如果没有好的管理,就像是造好了公路没有车一样,我的事业就是要为企业造车,让企业充分发挥出自己硬件的优势。

现在,很多企业接受了中航科创的咨询,而且效益明显。中航科创曾为中国航空第二集团公司的高层主管及技术骨干共计400余人进行培训,为客户创造了42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为鞍山钢铁集团的高层主管及技术骨干共计30余人进行了培训,为客户创造了27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杨跃进更加看重的是“授之与渔”,就是让每一个参加过培训的企业从此拥有一支自己的管理队伍,从而给企业带来的价值远远大于账面上的数字。

但是杨并不满足于此,她希望为更多的企业创造价值。或者说,她认为这些只是第一步,以后的路还有很长。

杨跃进曾出书一本《“六西格玛”管理成功导入的“路线图”》,销量很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对优秀管理办法的渴望。出版社曾向杨约稿,希望再写一本,杨却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原因很简单,最近太忙了。

付出无怨无悔

接触杨跃进女士,另外一个深刻的感触是她的繁忙。约她采访的时候,她抱歉地告诉记者,自己正在出差;采访的那一天,她向记者透露,第二天的行程已经定好了,还要离京。

在杨的公司里,没有一个人,杨向记者解释道,做这种咨询,最重要的是要深入到企业,只有深入到企业,才能获得这个企业运营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咨询方案。现在公司的所有成员都在各个工厂调研。谈到这里,杨的神态是内疚的,内疚的原因在于,她的团队为了这个公司,为了这个事业付出的太多了。

“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杨如是说道,“他们一年要花2/3的时间在工厂调研,而剩下的1/3也不能完全休息,还要策划咨询方案。”杨的口气是自责的,她说,我们的收入在同类的咨询机构里不是最高的,因为我们为了获得更多的一手资料,摸索企业管理方面的规律,一般都会义务地为企业做一些额外的调查,这些调查是不收取费用的。杨的团队成员全部是这个行业里的精英。

忍不住的一个问题终于出口,我问道,既然这么累,而且收入也不是最高的,为什么这些团队的成员不选择去别的公司呢?

杨缓缓说道:“因为‘六西格玛’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只是一项工作,而是一项事业,为企业做咨询,同时也是对责任心的考验,而且我们相信我们的努力会获得相应的回报。”

我们之间就是伙伴,杨忽然说道:“我们在公司,从来没有上下级,都是坐在一起像亲人一样。”

聊天时,谈到家庭,同样是内疚,杨跃进每年同样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工厂之间奔波,她说,自己对家庭的照顾不够,没有办法将时间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做出平衡。杨目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这是一个普通人很容易就能够实现的愿望,而杨跃进却近乎虔诚地说,我希望最近有一天,把手上所有的事情都放下,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想,陪着家人坐在北海的长椅上看风景。言者无意,闻者几乎落泪。亲情在这一刻化身为永恒。

中关村情结

工作的繁忙,使得即使是公司的伙伴也不能经常相聚,分散在各地的伙伴们,也只能借助现代化的通信手段保持联系。

然而,当大家聚在公司时,仿佛又出现了一个家庭。这种感觉不只是来自于公司的内部,更多的是来自于科技园这个大家庭。

杨女士1993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习,自从1994年留学回国后,即着手将国外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与质量工程技术引入国内,并创办了北京中航科创质量技术开发中心,旨在通过现代质量管理方法和质量工程技术的开发和传播,向企业提供以“六西格玛”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级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六西格玛”管理咨询服务与相关培训,同时作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
 

谈到园区的时候,杨充满了感情,她说,园区对自己的帮助不只是提供资金奖励,政策优惠、鼓励。更重要的是,园区经常将区内的创业者组织起来活动,比如组织聚会。“大家相似的经历,互相鼓励,当灰心的时候很快就能恢复信心。”杨如此表示。

来自于创业者之间的鼓励是温暖的,直到今天杨仍然不能忘怀大家在一起走过的日子,她如数家珍地给记者讲起同其他创业者之间的友谊,幸福不已。这种经历,在科技园以外的地方,恐怕是难寻了。

而最让杨难忘的,还是来自科技园的理解。杨回忆道,最开始的时候,杨曾经做过一套商业软件,因为科技含量较高,获得了来自科技园的资助,但是由于对企业用户的不了解,失败了,在这种迷茫的情况下,园区的领导过来鼓励她振作,重新再来。后来,杨推广“六西格玛”管理技术,科技园区看到其中蕴藏的价值,再一次给予了资金资助,让杨感动不已。“宽容的创业环境。”杨感慨道。

期待突破

谈到未来的发展,杨充满了乐观。她认为随着中国企业的逐步成熟,这个行业的市场会越来越大。她笑着说,别看这个行业已经有不少人来做了,但是国内的企业更多,根本就“瓜分不完”,所以希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把市场做大。

当谈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时,杨表示,以前涉及的行业过于广泛,包括烟草业、钢铁业、航空业等等,过于分散,现在准备将战线收缩,重点放在航空业,她表示,要伸出一个拳头去竞争,而不是全线出击,而自己与航天业的缘分早就定了下来,在这方面的经验也比较多,所以准备着重在这个方面进行突破。

中关村之所以成为创业者的乐土,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里高校林立,曾经有学者说过,只要是有两个顶尖的学校在一起,那么这里的学术氛围一定是极其浓厚的。

但是通过多年的发展,杨跃进对人才有自己的看法,她毫不讳言,现在公司发展的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人才不足。“不是不想招人,而是招来的人不适合这个工作。”杨表示,现在学校的教育与工作的需要有些脱节,很多时候,招来的人理论能力很强,但是实践能力较差。杨表示,在一些名校同样存在这种情况,很多时候,公司的资金不愁,只要有合适的人,就能迅速地扩大规模,但是现在颇有“一将难求”的感觉,这种情况太令人感叹了。而且现在的年轻人缺少吃苦的精神,轻视到基层去做调查,喜欢研究理论。

“我们老了,未来属于年轻人,真希望年轻人赶快成长起来。”杨如此说道。

关键词:科学管理

[错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9 创业社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