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里的“老总级”创业团队——晶宝利(北京)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明博士

  2009-01-19 11:38:51      来源: 《竞技中关村》

刘明,男,出生于北京,祖籍云南。1982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得无线电通信工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该校研究生,后获得集成电路设计工学硕士学位。1986年赴美国求学,先后获得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计算机通信网博士和美国波士顿大学国际商务管理硕士学位。在20多年海外工作经历里,先后在美国通讯卫星公司、国际移动卫星组织、铱星公司、爱中联公司担任管理工作。2006年,回国,从硅谷搬到了中关村,开始了中国高清电视芯片领域里的创业之旅。

 

 在中关村的海归创业潮里,在被祖国飞速迈向市场经济的步伐所点燃的创业梦想里,涌现出过众多的佼佼者和创业明星。


    晶宝利的刘明博士,在众多创业者里,又显得殊为别致。


    第一,他是成功人士回国创业。他在美国,已然是功成名就的国际性大公司的高管。论生活质量,早已进入无忧的自由境地;论身份地位,在华人圈子里也早就小有名望,历届中国驻美公使、总领事等都视他为好友。


    第二,他拥有一支“老总级”超级团队。他的那些亲密无间、共同酝酿回国创业的合作伙伴,也都是专业技术成果在身,担任著名国际性公司要职的“金领”级人物,年龄相仿、处境优越、经验丰富、志同道合。


    第三,他的公司是最快获得风险投资的海归创业公司。连续两轮融资募集的充足资金保证了公司前期运营的顺畅,那些创业初期勒紧裤带应对资金链断裂的尴尬场景,竟然没有发生在晶宝利。


    第四,主要技术积累已经在海外完成。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就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款芯片产品。
    见到刘明博士,一切都释然了。


    岁月造就的坦然,实力造就的持重,经验造就的睿智,让你一下子就把他、他的团队和晶宝利公司从数千个留学生创业企业里清楚地分离出来。


    多次采访留学生企业的经历,让我意识到这不是一家仅凭一个简单的商业创意或者某项并没有成功进行市场转化的专利技术就开始创业的公司;也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对未来缺乏长远规划,随遇而安的公司;更不是只懂技术,不懂市场,没有摆脱书生气的幼稚型公司。这是一支经验老到、骁勇善战的团队:他们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深思熟虑,有备而来;他们虎视眈眈,紧紧盯住数千亿美元的大市场,讲究章法,循序渐进;他们实力不凡,既拥有最先进的技术,也拥有需要用实践和时间积累的管理经验和变通之道。


    在刘明博士侃侃而谈之中,我印证了所感觉到的一切。


    功成名就再度萌发创业激情


    刘明的父亲早年由组织派遣留学苏联,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干部。他一直反对为子女谋求特权,在出国的问题上也坚持不让子女搞特殊。刘明在北京邮电大学毕业后,因为父亲的反对,两次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直到父亲离开了直接领导岗位,刘明才得以通过考试获得单位公派出国的名额,远涉重洋,辗转来到当年美国排名第十的弗吉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由于航空公司的失误,第一次出国的刘明刚到美国就因找不到自己的行李而延误了转机,被滞留在西雅图机场长达14个小时。初来乍到、人地两生、双手空空、饥肠辘辘的刘明又舍不得动用身上仅有的1000美元,这种感受也许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得到。


    所幸的是,经历了这些意外插曲,此后的海外生涯竟然一帆风顺。展现在刘明面前的,几乎全是美国正面的社会形象。


    首先是遇到一位好的博士生导师。在国内求学时,硕士班的老师鼓励他“通才取胜”。出国留学后,已经获得了无线电通信和集成电路设计学位的刘明,下决心改行攻读计算机通信网络。刘明在国外遇到的这位名师,不仅在计算机通信网络专业领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喜欢用自己的勤奋治学精神来要求这位中国弟子:“我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5个小时;你呢,除了上课学习以外,每周应工作7天,每两周争取出一定的科研成果。”刘明咬紧牙关,艰难地达到老师的要求,在短短的四个学期内完成了全部课程和科研任务,并且在国际一级专业杂志上发表了几篇论文,顺利地拿到了博士学位,为实现自己的“美国之梦”打下了一个坚实基础。很久以后,刘明的那些来自各国的学弟学妹们还在向刘明“抱怨”,老师动不动就拿你说事!


    其次是刚刚完成博士学业,美国通讯卫星公司就找到刘明邀请他加入,他的工作起点竟然一下子定位在了国际性大公司。为此,想要刘明留校任教的导师还对刘明发了脾气,当然,很快导师就释然了,并且从心里为自己的弟子感到骄傲。
 

很快,刘明就凭借自己全面而扎实的专业学识在这家大公司崭露头角。公司为他取得了工作签证和绿卡。1994年初到1997年底的4年中,刘明代表美国到位于英国伦敦的国际移动卫星组织主持全球网络控制管理系统的研发,成功地率领由十几个国家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用470万美元完成了20000万美元的商业项目,积累了重要的公司运营经验。此后,刘明更是出奇顺利,先是铱星公司邀请他加盟,带领数百名工程师进行技术研发,主导预算近60亿美元超大项目的运作。冷战结束后,美国一些著名军火公司一度转而斥巨资开发大型商业项目, 爱中联公司于是聘请了刘明负责总预算为36亿美元的全球宽带互联网系统的工程设计和开发工作。


    按照国人的标准,刘明在美国早就成为了老板级成功人士,衣食无忧,没有必要再去承担创业的风险。


    刘明在邮电大学读硕士时的几位同窗好友,此时也和刘明一样获得了事业的成功。董旭博士在美国起源微芯片公司(Genesis Microchip)担任CTO,马明博士在美国 LSI LOGIC 担任中国区总经理。他们都和刘明一样,不满足于可以预见到的退休后的舒适生活,而是被祖国发展而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所吸引和感召,在功成名就之后,再次萌发了创业激情。


    在相互的影响和激励下,经过多次商议,几个人的想法越来越合拍。董旭和马明所在的公司,都是当今世界上著名的电视芯片生产厂商,他们在高清电视芯片研发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水平;而刘明也是科班出身,身经百战,熟悉国际商务规则,擅长企业的规划和管理。刘明认为,每一个时代都有推动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从农业革命时代的刀耕火种,到工业革命时代的机械钢铁,21世纪主导信息革命时代的支柱产业则是软件和集成电路。而欧美发展普及高清电视的速度,让他们看到了祖国内地在高清电视芯片领域里的无限商机。他们再也无法按捺创业的激情,2000年就业余在美国硅谷创办了晶宝利公司。晶宝利最终的发展目标,从那时起就牢牢锁定在祖国内地。


    周密布局旗开得胜


    电视机生产和制造技术从发明到今天,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高清电视技术在最近十几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普及。从模拟信号到数字高清信号,电视机的升级换代依托的是高性能的集成电路视频和音频解调、解码和图像处理技术。


    中国人口众多,电视机的生产和销售数量惊人。最近几年,高清电视机的生产比例逐年攀升,已经接近电视机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相应的高清电视节目制作和传播技术也在飞速发展。按照国外发展高清电视的经验和中国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划,2015年,中国将全面实现电视信号高清化。这是一个世界上非常大的市场机会。


    刘明和他的“老总级”创业团队是有备而来。瞄准的目标是数千亿元级的大市场。


    在这个团队里,几个主要成员在硅谷的工作经历都超过15年,他们开发的高清电视芯片产品,曾先后被三星、飞利浦、惠普、LG、SONY、TCL 和康佳采用。而刘明虽然后来暂时离开了芯片设计领域,却拥有战略规划、商务运作、法律法规、市场开拓、项目管理、产品研发、工程运营、售后服务、用户支持以及融资、财务、人事等全面的高级企业管理经验。


    为了跟进中国高清电视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刘明和伙伴们多次回国考察,选择最佳的介入时机。其中,刘明自己最近几年中每年都回来六七次。


    2006年3月,刘明果断把自己的核心团队搬到了中关村。


    这是一个非常适当的时机。第一,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投资政策和法规日臻成熟完备。第二,随着数字电视市场的不断发展,距离高清电视的全面普及只有10年左右时间,电视机消费的再次升级换代高峰悄然来临。进早了,要经历寂寞的等待,消磨掉锐气;进晚了,又会失去市场的先机。第三,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风险投资的种类和规模都不断扩大,民间流动资本的持续增长意味着融资周期的缩短。第四,国内电视机生产厂商受制于国外芯片供应商,战略上缺少回旋余地,对本土自主技术创新芯片产品需求呼声增大。


    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老总级”团队果然出手不凡。
 

和所有的创业团队有所不同,他们无须按照“先研发,再融资,转化技术,进入市场”的基本套路,而是凌厉地推出适合中国目前电视机消费市场的晶宝利 PLM1000 芯片投放市场,满足普通 CRT 电视机接收高清电视节目的需求。紧接着,又立足于公司丰富的技术积累,准备迅速推出晶宝利 PLM3000 芯片,作为一款低成本、高性能的高清电视解码和视频、音频处理 SOC 产品,满足全球市场的需要。


    在别人苦于资金链的脱节而咬牙坚持研发产品转化技术时,晶宝利却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实现了成熟产品的市场销售,这不能不让人叹服。


    走进晶宝利,宽敞明亮的办公空间忙碌有序。作为我接触过的留学生创业企业的老板,晶宝利的接待程序和刘明的办公室给我的印象比较深,有大公司的风范。


    虽然公司的发展速度超出了原来的预想,但还是可以看出,在飞速发展的高清电视机芯片市场面前,刘明、他的团队、晶宝利是清醒地介入、应对和持续准备着的。就技术层面来说,晶宝利具备应用于数字电视、电脑、宽带、移动通讯、信息家电领域集成电路的关键技术,可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成熟,稳健地推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最新产品。刘明说,他们预期每半年可以推出一款芯片产品。他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国内电视机生产厂商,不仅面向数亿用户,而且可以帮助厂商把高端产品推向国际市场。预期在未来几年内成功上市,已经成为晶宝利激励员工和吸引人才的动力和目标。


    目前晶宝利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美国和台湾的一些数字电视芯片厂商。刘明把竞争看成是刺激企业发展的要素。他不喜欢没有竞争的工作状态。“真正的强者要在竞争中淘汰对手,发展和壮大自己。”刘明说。


    未来的发展靠团队作战


    二十多年的海外工作经历,还是难以改变他的那颗地道的中国心。在东西方文化的塑造下,刘明形成了一些自己对于企业管理的独特见解。在我看来,他的观念里顽强地存有我们所熟悉的令人感动的东西。不要忘记,刘明的父亲是一位老革命;不要忘记,刘明还曾经是一名老兵,上世纪70年代入伍的战士今天许多已经成为将军;也不要忘记,二十多年的时光已经把刘明深深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也许这样的说法,会便于你理解刘明。


    以下是刘明通过 E-mail 回答我的采访问题时的原话:


    “经过这么多年的熏陶,我认为做好一个项目必须具备四个基本要素。我是这样排序的:一是团队,二是市场,三是技术,四是资金。大部分创业者把资金排在第一位,这是我可以理解的。但我认为首先要有完整的团队,有了完整的团队才具有成熟的技术以做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我见过很多的精英,在国外成绩斐然,但是回国之后,离开了熟悉的商业环境和配合默契的团队,往往三番五次经历挫折,最终选择放弃。事实上,这样的虎头蛇尾者屡见不鲜。” 


    创业的顺利并非偶然,并非全然取决于运气。非常幸运,刘明拥有这样的团队。依靠三名创业学者和另外五位加盟晶宝利的海外专家,加上本土精英组建的晶宝利团队,不论从芯片设计、软件开发、工艺制作、管理能力上都具备了强大的实力。


    提到自己的团队,刘明充满自豪和信任,话语中传达出一种稳定合作、务实发展的积极和谐的氛围。“有了精英团队,我就安心给他们打杂。好在一个完整的团队不能光有技术专家。作为团队打杂的,我的管理经验也能提供一些需要的东西,比如洞察规划、资源整合、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作为团队的领班,你必须知人善任。一名将军枪可能不如战士打得准,但是沙盘必须比战士看得清,知道每一支部队应当派到战场上什么位置,担负什么任务。对于资源相对紧缺的初创公司来说,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其生存下来继而兴旺发达所必须通过的考试。”


    晶宝利的“老总级”团队已经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基础,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需要更多的富有激情的职业人才加盟。吸收和培养人才,让公司企业文化更加关注年轻人才的快速成长,已经成为刘明和团队所重视的工作内容。


    面对 IC 设计工程师匮乏和引进人才困难的国内环境,刘明的对策是一方面广纳良才,吸引人才来公司工作,另一方面立足于自己培养适用的人才。他说:“吸引来人才只是工作的第一步,企业以人才为核心建构的技术创新制度,整体企业文化的形成同样是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明对未来企业文化的理想是,在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中打造全新的企业文化,让公司的工作状态更加具有挑战性,让每一个年轻人都能良好吸收和学习拥有中西文化背景的前辈们的经验和技能,让自己的企业显示出比那些除了虚幻的“稳定感”之外没有更多收获的大公司不一样的吸引力和独特的魅力,并从企业架构和机制上来保证员工的责任感和创造力。 


    刘明喜欢和年轻的员工交流和恳谈。他希望在对这些年轻人的不断理解、沟通和定位中,找出企业文化的精髓。毕竟,他懂得,晶宝利辉煌的明天,一定少不了这些年轻人的努力。

[错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9 创业社区 All Rights Reserved